日本統治後期(五):皇民化運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認識臺灣, 了解臺灣
返回目录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此時的台灣人,儘管已經被日本統治了42年,並且經過所謂「同化」政策的浸漬,但日本人仍不放心,他們心目中的台灣人畢竟還是和中國人同宗同種,總督府當局難免擔心台灣人會在中日戰爭中對日本人倒戈相向,幫助中國,所以必須對台灣人加強「皇國精神」的教育,使成為忠誠的日本皇民。因而日本開始推動所謂「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是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對台灣人民的一項洗腦運動,1941年4月19日成立的皇民奉公會則是其洗腦機關,當時全台600萬台灣人都是當然會員。此外,尚有許許多多的團體,諸如產業奉公團、文學奉公團、愛國婦人會等,均被納入「皇民奉公」體系,人人成為「聖戰」的一份子。
皇民奉公會宣傳文宣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皇民化時期
皇民化時期,小孩也是「聖戰」的一份子。資料來源:《台灣警察時報》。
皇民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有宗教舊俗改革運動、國語運動、改姓名運動、志願兵制度等四項內容。在宗教舊俗改革方面,要以日本國家神道信仰取代原來的傳統信仰,要求台灣人把家中牌位、神像燒掉,改奉神宮大麻(指由日本伊勢神宮所頒布的神符)於正廳。神社的增建及升格也被列為重要項目,此一時期,日人所增建的神社數量為原來的一倍左右,圓山的台灣神社因此於1944年升格為「台灣神宮」,成為台灣第一大神社。
台灣神宮
1944年,台北圓山的台灣神社升格為
台灣神宮,成為台灣位階最高的神社 ,
戰後神社建築被拆 毀,改建成今天的圓山飯店。
資料來源:
《台灣懷舊》,創意力,1993年。
參拜神社
皇民化時期,小學生的遠足活動
大多安排到學校附近的神社參拜。
在國語(日語)運動方面,雖然日本對於國語的推行已經行之有年,但效果並不顯著。皇民化時期,開始大量廣設「國語講習所」,鼓勵台灣人講國語,以普及日語能力。1937年4月以後,總督府全面禁止報紙的漢文版。早期師範學校開設的漢人課程也已不復見。學生在學校裡被要求講國語,民眾在社會上獎勵說國語。對於全家大小24小時都用日語交談的知識家庭,則准予「國語家庭」的優待。要成為國語家庭必須提出申請,經認可後,官方會在公開儀式中頒發刻有「國語家庭」字樣的牌子,供其懸掛在住家門口上。國語家庭可以享有許多優惠,如小孩較有機會進入設備師資較好的小學校及中學唸書、公家機關得以優先任用、食物配給較多等。到1943年,台灣人已有80%是所謂的「國語解者」(了解日語的人)。不過,雖然日本當局大力推行日語,但台灣的母語並沒有因此而衰微。
國語家庭門牌
國語家庭證書
要成為國語家庭,還必須經由官方認證,
國語家庭並且享有許多優惠。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
宣傳國語標語
日本當局相台灣人宣傳要常講國語的標語。
資料來源:李筱峰,
《台灣歷史閱覽》,自立晚報。
改姓名是指把漢姓漢名改為日本式的姓名。不過改姓名是採取許可制,不具強迫性質,條件不夠,還不能當「真正的日本人」。1940年改姓名法令正式公布後,一般人並不熱衷,根據資料顯示,1941 年底,全台人口中改姓名的約只佔1%左右,到1943年底,全台共有17,526戶改姓名,人數為126,211人,約佔當時人口的2%。雖說改姓名無強制性,但對於一些社會精英或與公務有關的人員來說,還是造成環境氣氛上的壓力,所以有許多社會精英紛紛改了姓名。
皇民化家庭
徹底皇民化的家庭,不僅成為國語家庭,
而且還改了日本姓名。資料來源:李筱峰,
《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改姓名申請書語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歷史閱覽》,自立晚報。
志願兵制度也是皇民化運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儘管同化政策已經再臺灣行之有年,但一直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12月8日)之前,台灣人都不須要當兵。倒不是日本人對台灣人特別優惠,而是對台灣人不放心。不過,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已開始在台灣徵用軍伕以擔負軍中雜役。之後,台灣人也有部份被徵調擔任翻譯人員,隨軍派往華中、華南及東南亞,加入日本的戰地工作。
由於南進政策的目標東南亞上的民族,與台灣原住民同屬南島民族,因此日本首先動起台灣原住民腦筋,徵用山地原住民(日本稱之為「高砂族」)組成「高砂義勇隊」。義勇隊的派遣前後5次,約有2,500名參加。如果再加上以後的募兵、徵兵,至戰爭結束為止,原住民總共被動員投入戰爭的人數約有2萬多人。當時原住民人口約15萬多人,所以動員的比例不能說不高。
高砂義勇隊原住民
二次大戰初期,日本首先動起台灣原住民腦筋,
徵用山地原住民(日本稱之為「高砂族」)組成「高砂義勇隊」。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100 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戰爭初期的從軍
在實行志願兵制度前,台灣人在軍中主要是擔任軍伕或翻譯的工作。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原本不要台灣人當兵的政策開始改變。1942年(昭和17年)4月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開始向台灣人募兵。「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2年6月中途島之役日軍大敗,戰況對日本轉趨不利,日本當局因兵源缺乏,乃於1943年又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綜合陸、海軍募兵制的實施,共有16,500名台灣青年加入日本軍隊作戰。
海軍兵志願者訓練所
1944年開始實行海軍志願兵制度。圖為設於高雄的海軍兵志願者訓練所。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歷史閱覽》,自立晚報。
海軍志願兵
圖為1944年,一名海軍志願兵入伍前全家合影。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歷史閱覽》,自立晚報。
1944年中,日本的戰況更加吃緊,9月 1日索性開始在台灣實施徵兵制。1945年年初,日本在台灣全面徵兵,役齡青年均徵召入伍。至同年8月15日本宣布投降為止,總計台灣人當日本兵的人數有 8萬多人,而被徵為軍屬、軍伕,更多達126,700多人。另外在校的青年學生,則必須參加「學徒兵」。台灣人為了日本打所謂的「大東亞聖戰」而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總計有3萬多人。
戰爭帶給臺灣人民的苦悶,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二次大戰結束,台灣終於脫離了戰爭的歲月,也脫離了日本的統治。另外一個政權的到來,一個新的局面,正等著台灣人去體驗。
受傷的台灣人
有些台灣人雖然沒有戰死,但是缺腿斷手能 夠說是幸運嗎?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從軍記念章
台灣人?日本賣命,難道只值一枚記念章。
資料來源: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中研院台史所,1997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自:http://tw-history.educitie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