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舞臺的臺灣(二):外國勢力在台灣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涉外糾紛與牡丹社事件

開港後,西方人陸續來到台灣,在台灣引起一些對外糾紛。如1867年3月,有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或譯羅妹號)在屏東七星岩觸礁,逃生的十餘人被原住民殺害,只剩下一名廣東籍水手逃到打狗(高雄)告官。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 Gendre)為此趕來台,親入原住民地區威脅利誘,與南部18「番」社大酋長締結條約,約定此後如有船難,由該土著妥為救護。
接著在1868年,台灣又發生「大南澳」侵墾事件。大南澳位於今天的宜蘭縣南澳鄉,有一英國樟腦商人荷恩(Horn),由淡水德國商人美利土(James Milisch)以德國領事的名義發給他開墾執照,到大南澳開墾。荷恩招集當地不少原住民參與開墾,並且娶原住民頭目之女為妻,甚至在當地抽起稅來,儼然以當地統治者自居。後來清廷發覺事態嚴重,不斷與英、德公使交涉,荷恩卻表示大南澳地方不屬清國版圖,依然開墾如故,交涉成效不大。此事後來因美利士被德國飭離,以及荷恩溺斃海中而不了了之。
羅發號事件和大南澳侵墾事件,顯示清廷對臺灣原住民地區主權觀念的薄弱,因而幾年後,又引發了日本侵臺的牡丹社事件。
1871年,有66名琉球人漂至台灣南端的八瑤灣(今屏東縣滿州鄉),遭排灣族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54人,其餘12人得附近漢民楊友旺的協助,使得以返回琉球。
琉球在當時其實同屬清廷與日本的藩屬,但日本想要利用此一事件,刺探清廷對琉球及臺灣的態度,因此於1874年4月,派西鄉從道率領日兵三千六百人,進攻臺灣,在今天屏東縣車城鄉南方的社寮登陸。日軍首先死傷五百多人,後來採迂迴包抄戰術,打敗原住民,佔領牡丹社(殺人的是高士佛社,牡丹社卻受罪)。日軍在該地建築營寨,並與居民簽租地合同,屯田闢荒,大有長居下來的樣子。
清廷得知消息,才知勢態不妙,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全權處理。之後雙方在北京展開議和。清廷除了給撫恤銀十萬兩,建築賠償四十萬兩之外,最重要的是清國必須承認日本這次出兵台灣,是一項「保民義舉」。此項承認等於承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


早期的石門古戰場
    位於屏東車城鄉與牡丹鄉交界的石門古戰場,
1874年牡丹社原住民與日軍激戰的地方。
資料來源:《台灣懷舊》,創造力,1990年


恆春半島的日軍
    日軍征服牡丹社後,與殘餘的牡丹社
原住民為合影。
資料來源:《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
雄獅,1997年。

日軍因適應不良染病死亡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2)中法戰爭

牡丹社事件過後約十年,清廷又與法國爆發戰爭,並波及到臺灣。中法戰爭的衝突點在越南問題,越南原為清帝國的藩屬,但是19世紀後,法國的勢力逐漸進入越南。東、西方兩國為了爭奪越南的主權問題而開打,臺灣卻無辜遭殃。
1884年(清光緒10年)4月13日,有法艦藉口購煤進入基隆港,一時情勢緊張。8月5日,法國將領孤拔(Anatole Courbet)、李士卑斯(Lespes)率艦砲轟基隆,並從三沙灣登陸,清軍反擊,法軍死百餘人,迫使法軍撤回艦上。法艦的旗艦及炮艦被清軍擊中,孤拔只好撤軍,轉攻福州。
10月2日法軍再攻基隆,在仙洞附近登陸,進佔基隆街市區及獅球嶺各堡壘。劉銘傳評估時勢認為基隆難守,對台北威脅比淡水輕,決定棄基隆守淡水。10 月8日,800名法軍在淡水沙崙登陸,被埋伏三方的清國軍隊反擊,300於名法軍被擊斃,14名被活捉。


清法海戰圖
資料來源:《先民的足跡》,南天,1991。


獅球嶺通道
基隆的獅球嶺,為基隆通往台北的重要通道。
資料來源:莊天賜攝影。

由於法軍在陸上無法得逞,孤拔乃自10月 23日封鎖北至蘇澳,南至鵝鸞鼻各海口,造成沿海漁民、商人的生命財產頗多損失。翌年3月5日,法軍,孤拔決定轉向澎湖進攻。3月29日,法軍艦隊進犯澎湖,31日佔領媽宮(今馬公)。法軍幾乎在沒有太強力抵抗的情況下,順利佔領澎湖。4月4日,清廷與法國簽訂和約,戰況解除。

  中法衝突,戰火延伸到台灣,劉銘傳派軍來台

  於馬公陣亡的戰士, 號稱萬人塚,實際沒這麼多人

(3)外國傳教士在臺灣

臺灣開港前後,伴隨著外國勢力的進入,有不少外籍傳教士也來到臺灣,從事傳教、醫療、教育的工作,他們所引進的西方文化,逐漸在臺灣傳播。
19世紀中最早來到臺灣傳教的,為隸屬天主教道明會的郭?剛神父(Fernando Sainz) 。他於1859年來臺,於各地建立了不少教會,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現今屏東縣萬巒鄉赤山萬金地區的萬金聖母聖殿,這也是目前台灣所留存最早的天主教堂。不過,天主教在台灣的勢力始終不盛。


早期萬金天主堂
位於今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的天主堂,為1861年由郭德剛神父所建,
是現存最早的天主教堂,目前的信徒仍多為赤山、萬金二村的馬卡道平埔族後裔。
資料來源:《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雄獅,1997年。

清末進入台灣,真正重要且具有深厚影響的教派,是屬於新教喀爾文教派的長老教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其中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的馬雅各博士(Dr. James L. Maxwell,1835-1921),是最早來到台灣的傳教士。他在台南建造近代第一座長老教會教堂,並先後在高雄旗津、台南建立西式醫院。
在馬雅各之後,又有甘為霖(Rev. Dr. William Campbell)、巴克禮(Rev. Dr. Thomas Barclay)、余饒理(George Ede)等傳教士來到南台灣傳教。除傳教事業外,甘為霖於1891年曾在台南設盲學校,是台灣盲啞學校的開始,並發明點字印刷機,刊行點字聖經,使甘為霖博得「台灣盲人福利之父」的稱號;巴克禮則於1885年創刊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為臺灣近代第一份報紙;余饒理亦於1885年在台南創辦「長老教會中學」,這是台灣的第一所中學,即今天的台南長榮中學。他們對台灣教育文化發展皆有頗大的貢獻。


馬雅各
馬雅各是開港後第一個進入台灣的長老教會傳教士。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巴克禮

至於北台灣的傳教,則是以加拿大長老教會系統為主,來台傳教士係以馬偕(偕叡理,George Mackay)最為著名。馬偕於1872年來到台灣後,很快就學會一口流利的福佬話,其學習的方式,據說是有一天馬偕在山上看見一群小孩在放牛,於是便以掛錶吸引他們,每天用五、六個小時與他們一起玩、聊天,並把新字句都計下。五個月後,馬偕便能用福佬話完成第一次證道,之後更出版了一本《西台詞典》。
在北部傳教的馬偕,其本身雖非正統的醫師,卻懂得一些醫療技術。他一面佈道,一面替當地居民免費拔牙。據馬偕自述,從1873年起,其親自拔牙二萬一千顆以上,他的學生和牧師則拔了一萬顆。除此之外,馬偕亦在淡水設立的新式醫館─偕醫館,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馬偕醫院。


馬偕租屋的教堂
圖左較白的房子為馬偕早期來淡水時租屋作為教堂房屋。
資料來源: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提供。


拔牙是馬偕傳道的一種手段。
資料來源:真理大學,「馬偕與牛津學堂」,
http://www.au.edu.tw/ox_view/mackay/default.htm


馬偕自建的淡水教堂
資料來源: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提供。

馬偕也致力現代教育的推廣,為了辦學,他回故鄉牛津郡募款。回台後,選定風景宜人的淡水砲台埔紅毛城的東北邊來蓋書院。1882年7年21日,「理學堂大書院」竣工,馬偕為了感謝家鄉牛津郡的居民捐款贊助,將該書院取名「牛津學堂」。「牛津學堂」後來遷到台北,輾轉成為今天在陽明山腰的台灣神學院,牛津學堂的原址,後來發展成今天的真理大學。


牛津學堂教學情形
馬偕自己也擔任學堂的講師。
資料來源: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提供。



牛津學堂是台灣較早成立的西式學校。
資料來源:真理大學,「馬偕與牛津學堂」,http://www.au.edu.tw/ox_view/mackay/default.htm


馬偕學術研究
在傳教之餘,馬偕也做學術研究,其著作《台灣六記》
不僅是台灣重要的史料,也是研究台灣地質、生物、 族群重要的參考資料

另一方面,有鑑於當時歧視女性的惡習,馬偕於1884年又在牛津學堂東側創設台灣的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觀念,鼓勵女子受教育。這所淡水女學堂即今淡江中學的前身。


淡水女學堂學生
淡水女學堂為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
俱為噶瑪蘭平埔族原住民。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
玉山社,1999年。


婦學堂
日治時期女學校除中學教育之外,
亦開辦成人婦女教育,稱為婦學堂。
資料來源: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提供。

  最後一段,馬偕墓

陳凌教授談牛津學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自:http://tw-history.educities.edu.tw

返回目录

【赞赏 / Reward】

微信         支付宝         PayPa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