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臺灣(三):經濟發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

返回目录

(1)美援與經濟重建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後,受到國共內戰的牽連,台灣的物資被迫必須運到中國內地去接濟國民黨軍隊。另一方面,由於國府軍隊在中國大陸上的節節敗退,從中國大陸來台的人數在短期間大量增加,物品需要額外增加亦非常明顯,尤以1948年(民國37年)下半年趨於嚴重,因此帶來大幅度物價水準上漲,台灣自戰後初期到1949年(民國38年)中,物價漲了7,000多倍,正是所謂的「一日三市」。


飛漲的物價
通貨膨脹下,出現30萬元的水果。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由於物價上漲過速,台幣供不應求,台灣銀行乃於1948年(民國37年)開始發行面額達5千、1萬、10萬的「定額本票」,與舊台幣並行在市場上流通。 1949年(民國38年)6月15日,台灣省政府實行幣制改革,公佈「新台幣發行辦法」,規定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限年底前兌換完畢。幣制改革後,物價上漲的速度已經減緩許多,日治時期所開發的農工產品也漸恢復活力。


幣制改革
1949年6月15日,台灣實行幣制改革,
舊台幣四萬元兌換新台幣一元,
舊台幣只能流通至12月31日。
資料來源:《中央日報》。


兌換新台幣的人潮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 2000年。

在進行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的當時,政府也開始推行土地改革政策。首先推行的是第一階段的「三七五減租」運動,其後先後又有「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等政策,一連串土地改革政策的進行,使多數農民成為自耕農,同時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會的指導下,提高農業生產量,改善農業技術,使生產面積增加,農民的生活獲得改善,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也有所助益。


三七五減租
三七五減租之文宣。
資料來源:《台灣全紀錄》,
臺北:錦繡,2000年。


土地改革推行
耕者有其田實行時,於臺北縣泰山鄉的宣導活動。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
遠流,2000年。

不過大體而言,台灣在民國四十年代,仍處於貧窮的情況下。1950年(民國39年) 韓戰爆發,美國不但在軍事上援助台灣,翌年(民國40年)美國國會又通過共同安全法案,開始對台灣提供各種經濟援助。直到1965年(民國54年)6月美國終止對台援助為止,15年間總共提供台灣將近15億美元的援助,平均每年約為1億美元。而美援期間,台灣總財政赤字是11億美元,換句話說,近達15億的美援,彌補了台灣這期間的財政赤字。


駐台的美軍顧問團
資料來源:李筱峰、劉峰松,
《臺灣歷史閱覽》。


美援
在美國援助下,而成立之台中立霧發電所。

在美援的幫助下,1953年(民國42年)開始推動經濟建設計劃,致力於將農業轉型到輕工業、重工業。此時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以供應國內市場為主,以取代進口,減少外匯支出。在兩次的四年經建計劃之後,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
同一時期,政府亦利用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以賺取外匯,再進口工業原料、機器,以發展民生工業。如出口糖、鹽、香蕉等物品,換取棉花,發展國內紡織工業,再使紡織工業成為外銷的主流產業。

(2)民國五十、六十年代的經濟發展

民國五十年代,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逐漸減少,不過此時台灣的若干工業產品已足夠滿足國內市場需要,且漸有剩餘。因此政府工業發展重點乃以拓展外銷出口為主。為了降低投資者的管理成本,以便吸引僑外投資人來台投資,1965年(民國54年)開始建立高雄(在今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1969年(民國58年)再設置楠梓與台中(在今台中潭子)兩個加工出口區。所謂加工出口區,是由政府提供廠房、公共設施、租稅減免等優惠條件,再加上台灣的廉價勞力,吸引外國商人來台灣投資,將成品加工,再將產品出口,拓展海外市場,特別是紡織與家電產業,更成為台灣外銷的主力。加工出口工業的發展帶來工業高成長,台灣在此時已經逐漸由農業經濟型態轉變為工業經濟型態。


高雄加工出口區
資料來源:李筱峰、劉峰松,
《臺灣歷史閱覽》。


1960年代的女工
在六○年代的高雄加工出口區內,
女性從業人員正在製作手工的繡花鞋。
資料來源:中央社提供。

這一時期的台灣正逐漸由農業社會邁向工商業社會。急速的工業化,吸引了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使得從事農業的人口減少,城鄉差距也拉大。同時,由於外貿的發達,許多開在社區裡的小工廠,接下外國訂單,卻又人手不足,於是將一些加工性質的工作發包給附近的家庭主婦,讓她們將工作帶回自己家中做,既不需要廠房,又比較省工資。所以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社會,許多市鎮出現著「客廳兼工廠」的景觀。


客廳即工廠

「客廳即工廠」的典型景象。
資料來源: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

民國六十年代前期,全球面臨兩次的石油危機,導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靠外貿起家的台灣也受到波及,此時正是蔣經國剛上任行政院長的時候,為因應危機,他於1973年(民國62年)提出5年內完成以交通建設為主的「十大建設」計畫。包括南北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蘇澳港、煉鋼廠、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和核能發電廠。


蔣經國巡視中鋼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巡視十大建設之一
的中國鋼鐵公司,並爬到一座火爐上視察。
資料來源:中央社。


造船廠
十大建設之一的造船廠。
資料來源:《台灣全紀錄》。

十大建設的推動,配合當時國際經濟情況的漸趨好轉,使台灣渡過石油危機,也在台灣經濟發展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經濟持續發展的結果,使台灣與南韓、香港、新加坡一同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3)民國七十年代的經濟轉型

民國七十年代前後,台灣的經濟發展面臨一些新的問題,如工資的提高、地價的上漲、環保成本的增加等,造成產業外移。台灣不僅要面對開發中國家的急起直追,而且也要與開發國家高科技產業競爭。因此,必須推動產業升級,才能帶動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政府開始大力推展消耗能源少、低污染、技術密集、附加價值高的策略性工業。這些策略性工業中,以資訊電腦業的成果最為輝煌。1980年(民國69年)12月成立的新竹科學園區, 就是其中的代表。台灣的經濟也在此時逐漸轉型。


新竹科學園區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台灣高科技工業重鎮。
資料來源:李筱峰, 《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


晶圓代工

台灣晶圓代工產業。
資料來源: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自:http://tw-history.educities.edu.tw

返回目录

【赞赏 / Reward】

微信         支付宝         PayPa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