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統治後期(一):非武裝抗日——1920年代的政治社會運動
Posted by Admin L in 台湾历史 (Taiwan History) on 07-06-2012. Tags: 認識臺灣, 了解臺灣
返回目录
1915年西來庵事件被鎮壓後,平地便不再出現大規模的武裝抗日活動。1920年前後,逐漸轉變成非武裝的文化、政治社會運動。
台灣何以會在1920年代產生風起雲湧的政治社會運動,這與當時的世界局勢有關。首先是1917年俄國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蘇維埃共產政權,對社會主義思潮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並且對於掙扎在差別待遇與壓迫榨取的殖民地人民而言,也是一大鼓舞。接著,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美國總統威爾遜〈T. W. Wilson〉發表「十四點宣言」,其中提到的「民族自決」原則,也帶給世界上殖民地的弱小民族極大的鼓舞,使得歐、亞、非的一些弱小民族,興起民族自決或獨立運動。例如,同樣受日本殖民統治的朝鮮,於3月1日爆發三一獨立運動;5月,中國也發生五四運動,掀起反日的熱潮;同年,原受英國統治的愛爾蘭也獨立。
此外,1920年代興起政治社會運動,也與在日本的臺灣留學生有關,因這些留學生在外能夠接觸最新的資訊和思潮,使思想大受啟發。1920年1月11日,在霧峰林家出身的林獻堂,以及有「台灣留學生的大家長」之譽的蔡惠如領導下,以日本留學生為主體的「新民會」成立,其目標即是「從事政治社會改革運動,以增進台灣同胞的幸福」。
新民會群英
1921年,以台灣留學生為主體的新民會在東京成立。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新民會刊物
1930年發行的新民會刊物。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為宣揚理念,新民會於1920年7月開始發行機關刊物─《臺灣青年》。一開始,《台灣青年》只獲准在日本本土刊行,不得在臺灣島內發行。然而,《台灣青年》卻仍然在島內的青年學生手中偷偷流傳,進而影響島內的部份知識青年。《台灣青年》共發行18期,改名為《台灣》繼續發行,後來又創刊《台灣民報》,繼而改組為《台灣新民報》,在島內發行,《台灣民報》被稱為日治時代唯一「台灣人民的喉舌」。
《台灣民報》創刊號
《台灣民報》有「台灣人民的喉舌」之譽。
《台灣青年》創刊號
新民會的成員亦在臺灣本島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這運動為19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台灣的社會運動的主流。其目的在要求台灣設立擁有立法權、預算審查權的台灣議會,並賦予自治的權利。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從1920年起到1934年止,前後共14年,先後向日本國會提出請願共15次,為日治時代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政治運動。
台灣議會請願團
圖為1924年台灣議會請願團抵達東京時,
與前來歡迎的台灣留學生合影。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台灣議會設置運動請願書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刺激了不少臺灣本島的知識青年。1921年10月17日,一千多名知識青年在台北大稻埕創立「臺灣文化協會」,由林獻堂擔任總理,蔣渭水擔任常務理事。協會成立的目的,在於希望以各種文化活動啟迪民智、喚醒民族意識。
蔣渭水夫婦
為台灣文化協會奔走甚力的蔣渭水、陳精文夫婦。
文化協會理事會
台灣文化協會創會時的理事合影。
前排中坐者為林獻堂, 左三為蔣渭水。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台灣文化協會的主要活動,包括有:會報發刊;設置讀報社,供民眾閱覽;舉辦各種講習會;開辦夏季學校;文化講演會(全島巡迴演講);文化話劇運動;「美台團」(電影巡迴隊)放映社教電影等。
臺灣文化協會可以說是1920年代台灣的諸多民族運動、社會運動的大本營,也是日後許多社運團體的「母體」。經由文化協會的啟蒙,激勵了1920年代多起青年學生運動。
1927年1月,台灣文化協會內部發生分裂,連溫卿、王敏川等新勢力掌握協會主導權,取代林獻堂、蔣渭水等舊領導者。林獻堂、蔣渭水等舊幹部乃退出文化協會,另組團體,遂有台灣民眾黨的誕生。
民眾黨磋商會
台灣民眾黨舉行第一次黨務磋商會。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 玉山社,1999年。
民眾黨特刊
圖為台灣民眾黨的特刊,上面印有黨旗、目標 與標語。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1927年7月10日臺灣民眾黨正式成立,以蔣渭水為黨魁。並提出「確立民主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除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三大綱領。為台灣歷史上首度出現的具有現代性質的政黨。
民眾黨成立半年後,在全島成立15個支部,黨員遍佈全島。其活動較重要者,有反對放領官有地組織台灣拓殖會社;反對許可鴉片吸食政策;反對田中內閣侵華政策;反對日人官吏加俸制度;以及對霧社事件的強烈聲明與反應等。特別是有關鴉片政策及霧社事件的問題,民眾黨不僅向日政當局提出反對,還通電國際聯盟,引起國際注意。
隨著臺灣民眾黨的活動日漸激進,致使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等退出民眾黨,另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而日本當局也對臺灣民眾黨漸感不安。1931年2月 18日,台灣民眾黨第四次全體黨員大會進行中,臺北警察署長突然出現會場,當場聲明台灣民眾黨業已被取締,命令立刻解散,並同時逮捕蔣渭水等幹部16人 (翌日釋放)。臺灣民眾黨至此結束了3年又7個月的活動。而蔣渭水也在6個月後的8月5日,病逝台北。
民眾黨講演團
圖中左三為蔣渭水,左四為蔣渭水的夫人陳精文。
資料來源:《台北人物誌》,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年。
蔣渭水出殯情況
蔣渭水於1931年8月5日病逝於台北,出殯時的場面頗為壯大。
資料來源:《台北人物誌》,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年。
受到俄國共產革命成功的影響,社會主義成為1920年代流行的思潮。影響到臺灣,而有臺灣農民組合與臺灣共產黨的成立。
臺灣俗話說:「第一戇,種甘蔗乎(給)會社磅」,這是反映日治時期臺灣蔗農被日本資本家掌控之製糖會社壓榨下的無奈心境。在不合理的制度壓迫下,1925 年,在彰化二林地區爆發蔗農對抗林本源製糖會社的「二林事件」。
李應章
李應章醫師為二林事件農民運動中的領袖。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二林事件被告與律師合影
圖為二林事件二審宣判後,被告與律師合影。
資料來源:《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二林事件爆發後,許多地方也紛紛成立地方性的農民組合,以對抗資本家的剝削。1926年6月28日,在農民運動活躍的領導者簡吉、趙港、黃石順等人的奔波主導下,組成了全島性的「臺灣農民組合」,總部設在高雄鳳山,並將大甲、曾文(即麻豆一帶)、嘉義、虎尾等地組合改為農民組合的支部。
臺灣農民組合領導的抗爭共420起,最初採陳情、請願的方式進行,後來日漸激進,採大型示威活動。日本當局逐漸不能忍受,於1929年2月12日,發動對全島各地的農民組合本部、支部、辦事處、幹部住宅進行全面整肅搜捕,共逮捕59人。最後有12人遭起訴、判刑。最高刑期是中常委簡吉(時年27歲)被處1 年有期徒刑。農民組合經此打擊後,逐漸式微。
在社會運動團體中,臺灣共產黨堪稱是最為激進的組織。臺灣共產黨是於1928年4月15日在中國上海成立,當時出席者有林木順、謝雪紅、林日高、翁澤生、潘欽信、陳來旺、張茂良等7人,並選舉林木順為書記。
1928年底,臺灣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返回臺灣祕密展開活動,於是在台灣建立黨中央。返臺後黨的實際領導權掌握在謝雪紅手中。不過,日本當局無法容忍這些激進勢力的活動,而於1931年6月進行一場大搜捕,臺灣境內的共產黨員、領導人紛紛被捕,謝雪紅等都被判刑13年,臺灣共產黨勢力受到日本當局的壓制而難有所作為。
工友總聯盟代表大會
1929年2月11日,台灣工友總聯盟
舉行代表 大會時的合影。
任政協委員的謝雪紅
謝雪紅於戰後參加二二八事件,
事件後逃往中國,任中共政協委員,
後因主張台灣自治的立場,被中共批鬥
1930年8月17日,從臺灣民眾黨出走的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等另組了「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以促進地方自治實施為單一目標。
聯盟成立後,在全島24個地方巡迴演講,共出動辯士(演說者)119人,聽眾達18850人。由於手段較為溫和,因此到1930年代初期,其他的政治社會運動團體,如臺灣民眾黨、臺灣農民組合、臺灣文化協會受到日本當局壓制時,唯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仍一枝獨秀。並且,也促使日本當局在1935年開放一半的議員的民選。
不過隨著日本與中國關係的緊張,以及軍國主義勢力的抬頭,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生存空間也受到壓縮。1937年7月15日,中國的七七事變爆發一個禮拜後,聯盟宣布自動解散。1920年代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團體在台灣已無活動空間。
自治聯盟理事合影
1935年4月14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成員合影。資料來源:
《台灣史100件大事》,玉山社,1999年。
地方自治聯盟活動現場
圖為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舉辦活動的會場,正在發表演說者為書記長葉榮鐘。
資料來源:《台灣世紀回味時代光影》,遠流,200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自:http://tw-history.educities.edu.tw